3月17-18日,“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年會暨第十三次全國“新基礎教育”研究共生體會議在南海區舉行,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進行,總結“新基礎教育”研究中各地共生體學校的學生研究成果,促進共生體校際交流學習。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生命·實踐”教育學視域下新時代學生研究與學校變革,由華東師范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主辦,南海區教育局承辦。此次活動為南?!靶禄A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將有利于新課標、新生態共生體的創新發展,賦能南海教育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現場。
活動內容豐富、啟發性強
此次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啟發性強,南海區燈湖小學、松崗中心小學、小塘中心小學等學校進行各學科、學生工作活動展示和課例研討;來自常州、上海、深圳、南海的有關學校在開幕式上進行交流發言;來自上海、常州、淮陰、寧波、桂林、南海等地的有關學校在《“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叢書》閱讀交流會上進行交流發言。
開幕式上,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校長李偉平作《做“新基礎教育”研究的三種內在偉力》主題報告,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李家成作《以學生發展研究問題回答教育變革與教育學發展的時代之問》專家報告。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卜玉華表示,本屆年會有很多“不一般”,分別是背景不一般、團隊不一般、活動舉辦地南海不一般、南?!靶禄A教育”研究成果不一般。其中,“新基礎教育”研究落地南海的6年多以來,她深切地感受到南海教育人的“不一般”,“新基礎教育”已在南海形成了上下同心,快速發展的勢頭,在疫情三年期間,為廣東省的在線教育資源提供了大量優秀課例。
卜玉華致辭。
對于這次年會的主題,卜玉華分三個關鍵詞進行了解讀?!暗谝粋€是‘生命-實踐’教育學視野,這是我們的立場;第二個是‘新時代的學生發展’,這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也是教育依據;第三個是‘學校變革’,這是通達目標的教育路徑與措施?!彼硎?,期待大家共同探討,不斷深化對這個核心命題的認識。
會議還舉行了“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基地學校、合作研究校授牌儀式。其中,南海區有燈湖小學、松崗中心小學、小塘中心小學等3所學校獲得授牌。
授牌儀式。
南海努力邁向大灣區基礎教育發展新高地
作為此次活動的舉辦地,當前,南海正在全力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和“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使教育體制機制更有活力、教育資源供給充分優質、育人方式變革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更具競爭力。力爭到2025年,南海區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教育服務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2023年南海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提出,構建幼有所育、學有優教、立體多元、教育善治的“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
在開幕式上,南海區教育局局長鐘文川表示,“新基礎教育”是寫在中國大地上的富含生命氣息的教育學,葉瀾教授帶領的團隊通過三十年多年扎根式研究和實踐,為中國基礎教育變革開辟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南海從2017年開展“新基礎教育”實驗至今,一直堅持“培育生命自覺”“教育自覺”“成事成人”等教育變革的核心價值取向,推動實驗學校的整體轉型變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獲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鐘文川致辭。
鐘文川向南?!靶禄A教育”研究者提出三點希望:一要知難而上,賦能“新變革”,不斷開創南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教育發展新高地;二要持之以恒,夯實“新基礎”,在奮勇爭先中譜寫新篇;三要勇于擔當,創造“新未來”,圓滿完成本年度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