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發揮南海獅藝武藝項目創新優勢,進一步傳承傳統文化
■參加培訓的教師學習《醒獅操》。
南海區第三屆中小學獅藝武藝特色項目培訓活動近日在佛山市聽音湖實驗中學舉辦,作為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唯一的音樂舞蹈融創藝術項目《醒獅操》,將列入南海區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必備活動,并在下學期全員推廣。培訓活動旨在進一步傳承中小學校園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南海中小學在獅藝武藝項目的創新優勢,創建校園特色品牌,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跳起來。
《醒獅操》驚艷大地藝術節
藝術教育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滿足孩子審美和情感的需求,又能培養孩子的手、眼、腦協調活動,還能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出席培訓活動的中國舞蹈家協會少兒舞蹈委員會副秘書長謝志偉老師現場進行專業培訓,進一步提升南海區專業教師對傳統文化項目的傳承意識,以及對醒獅和武術的傳統文化的駕馭、指導能力。
由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主創,西樵民樂小學與大地藝術節團隊共同創作、共同演繹的《醒獅操》,是大地藝術節唯一的“音樂+舞蹈”藝術項目,由舞蹈藝術家周星夙老師創編,作曲家唐森老師作曲。在南海大地藝術節開幕式上亮相的《醒獅操》,展現了南海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彰顯了南海的青春與活力,引起了各界關注。
“這套《醒獅操》把醒獅的經典動作提煉出來,既有舞獅特色,又包含武術特點,更兼有現代舞蹈元素的一整套動作,把醒獅和武術的傳統文化融合起來,這對南海醒獅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痹谂嘤柣顒由?,南海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少偉表示,
《醒獅操》時尚新潮易接受
《醒獅操》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同時,結合了現代舞蹈和音樂的時尚元素,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預計會成為南海一項特色顯著、備受孩子們追捧的新潮運動。
為了讓參加培訓的老師們進一步了解嶺南文化,欣賞大地藝術節的藝術裝置,項目培訓活動移師至位于西樵山下的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內,開啟一趟文化藝術之旅。在《醒獅操》的培訓現場,由民樂小學黃智燕老師擔任教練,教授《醒獅操》動作要領。
《醒獅操》由舞獅標志性的動作與舞蹈進行突破性的融合,配合當代的音樂語言,捕捉醒獅的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旋律簡單明快、節奏動感。更能被新生一代接受的醒獅操,既傳承了南海的傳統文化,也創新了傳承形式。
黃智燕老師表示,《醒獅操》全長一分多鐘,動作盡管相對簡單,但練好練熟并不容易,而且鍛煉強度遠高于普通的體操運動,需要花點時間去練習和熟悉。
組織教師比拼《醒獅操》
“我們計劃在五一前舉行全區老師的《醒獅操》大比拼,7個鎮街各選派40名老師參加,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目的就是能夠更好推廣南海的獅藝武藝傳統文化?!蹦虾=逃l展研究中心(南海教師發展中心)音樂教研員郝麗老師表示,為了讓各鎮街的首批骨干老師盡快熟悉《醒獅操》,南海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門組織約70名體育、音樂、舞蹈等骨干老師參加培訓。
按照計劃,南海區第三屆中小學獅藝武藝特色項目展示活動將在今年6月下旬舉行,其中《醒獅操》將作為特色比賽項目,由南海各學校選派學生參加比賽,現場一決高下。預計到新學年開始時,《醒獅操》將作為南海區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必備活動,全員推廣,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跳起來。